所以,我们要给自己找点“奔头”,不一定非得是赚多少钱,考多少证,有多出名。
它可以是学一门新技能,读一本书,完成一个一直想尝试做的事,甚至每天坚持早起半小时。
你看,有些时候我们没劲,就是因为生活太闲了。找个小小的目标,每天为它做一点点事,哪怕只有五分钟,这个过程本身就能慢慢给你充点电。
你为它付出了,心里就有了点念想,有了点期待,这比什么都不想、只是耗着要强太多了。
02
跟爱瞎操心的自己说“停”
能量低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特别容易陷入各种胡思乱想,担心这个,害怕那个,总觉得事情很复杂,有很多不确定性。
这些想法在你脑子里跑来跑去,把你的能量都偷走了。很多时候,你操心的事根本没发生,或者根本不会发生。
王阳明说过,过去未来的事情,操心它有什么好处?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精力罢了。
当事情来了,你就去应对;事情过去了,心就安静下来。你知道要做什么,就去自然地做,遇到问题就解决。别被那些还没影儿的担心拖住。
把心思从那些飘忽不定的念头上收回来,放到眼前这件你能做的小事上。只关注你能控制的部分,然后一步步去做。
当你开始行动,你会发现那些担心也没那么可怕了,甚至有些就自动消失了。
03
接纳现在的自己
在低能量状态下,我们最容易责怪自己:“我怎么这么没用?别人都能活力满满,我怎么就不行?”这种自我否定非常消耗能量。
《道德经》里说:“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”
知道自己现在能量低,没什么好指责的。重要的是去看看为什么,然后去改变。别被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绑架了。
你不需要像别人一样,也不需要在低谷的时候假装自己很好。接受自己当下就是这样的状态,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。
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,不是去怪别人或者怪环境让你能量低,而是看看自己哪里可以调整。
也许是休息不够,也许是吃了不太好的东西,也许是跟消耗你能量的人待得太久。
认识到这些,不是为了批判自己,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,然后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恢复办法。
04
要动起来
处在低能量状态时,身体会告诉你不想动,大脑会找一万个理由让你继续躺着或坐着。就是这种不动,让能量更难流动起来。
如果想改变,需要一点外力,这个外力就是你的行动。不是说要立刻去跑五公里,或者去干一件让你觉得筋疲力尽的大事。
你可以从最简单、最没有负担的行动开始。下楼走一圈,整理桌上的几本书,洗一个碗,或者只是站起来伸个懒腰。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,都在告诉你的身体和大脑:我开始动了。
别想通过一个动作就立刻精神饱满,只管开始去做。行动本身就会产生微小的能量,这些微小的能量积累起来,慢慢会点燃更大的活力。
坚持在事上练,不仅练的是本事,也练的是你身体和心灵重新连接、找回活力的能力。
05
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好的小事
当能量变低的时候,我们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,或者觉得没力气去做那些让自己开心的事。但正是这些让自己感觉“好”的小事,能重新点燃你内心的热情。
做你喜欢的事情就行,可以是听一首喜欢的歌,吃一顿美食,和朋友聊几句不费力气的家常,看一部轻松的电影,或者只是晒晒太阳。
这些事不用很伟大,不用有教育意义,就是纯粹地让你感到舒服和愉悦。把这些事安排到你的日常里,像给自己定一个个小小的“能量补充点”。
不要认为这些事不重要或浪费时间,在低能量状态下,这些事情比你强迫自己去完成那些让你感到压力巨大的任务更重要。
主动为自己创造一点点快乐和舒适,这是爱自己的表现,也是走出低能量状态的强大助力。
你看,走出低能量状态,不是要你立刻变得怎么样,而是要你慢下来,看看自己,然后做一点点小的调整,加一点点小的行动。
每个人都会有能量低落的时候,这很正常。重要的是,当能量低的时候,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回到巅峰状态。
试试我今天说的这些方法,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那个小小的起点,一步一步来。
你不需要求速度,只需要每天比昨天好一点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